编者按:2025年,我校与韩国淑明女子大学(以下简称淑明女大)正式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成功启动首个合作项目。5月16日,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学生竺婷婷、周甜甜、陈姿涵、旦增尼曲四位同学作为首批交流学生,赴淑明女子大学中文系开展为期八周的教学见习活动。冯铮老师担任带队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的教学管理与实践指导工作。接下来,让我们走近22级汉语国际教育班的竺婷婷同学的交流生活,聆听她的所见、所闻、所感。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在韩国交流学习的八周转瞬即逝。这段日子里,我们不仅经历了海外中文课堂,还感受到了韩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我们的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在朴教授的初级汉语课和卢教授的中级汉语口语课上展开。我们旁听并参与教学时,纠正韩国同学的口语发音成为了我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韩语和汉语在发音系统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使得韩国同学在学习汉语发音时面临诸多挑战。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混淆、声调把握不准等问题屡见不鲜。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总是把“人(ren)”发成“(len)”,我反复示范,让他观察我的舌尖位置和气流方向。经过多次练习,她终于发出了正确的读音,那一刻,她脸上洋溢着的喜悦和成就感,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的价值。每一个细微的发音纠正,都可能成为学生汉语学习道路上的关键一步,这让我明白,教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学生进步的小问题。

在第三周卢教授的课上,我们迎来了试讲环节。这对我而言,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为了这次试讲,我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从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到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都反复斟酌。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我起初还有些紧张,但随着教学的推进,我逐渐沉浸其中,将准备好的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大家。当看到同学们积极回应,认真做笔记时,我内心的紧张被自信所取代。试讲结束后,得到了教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让我备受鼓舞。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只要充分准备,勇于尝试,就能够突破自我,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
课下,教授将我们分成了四个小组,我们每人带领一个小组进行活动,这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都不尽相同。有的同学理解能力强,但缺乏练习;有的同学基础薄弱,需要更多的耐心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我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料,鼓励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我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提高。在小组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文化交流,分享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这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韩国的文化和礼仪,实现了共同进步。

在后面的四周中,我们参观了青瓦台、景福宫等历史遗迹。青瓦台作为韩国的政治中心,庄严肃穆,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彰显着韩国的国家形象。走进青瓦台,仿佛能感受到韩国政治发展的脉搏,领略到这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坚定步伐。而景福宫则是韩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宫殿的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古代韩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漫步在景福宫的庭院中,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朝鲜王朝的辉煌与沧桑。这些历史遗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是其灵魂所在,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望远洞市场,我感受到了韩国市井生活的热闹与活力。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香气四溢的美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我与商贩们交流,品尝着地道的韩国小吃,如炒年糕、炸鸡等,体验着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民主化运动纪念馆则让我了解了韩国近代历史上的民主化运动,感受到了韩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和奉献,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民主,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第六周我们前往釜山旅游,那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与首尔的现代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甘川文化村的彩色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仿佛是一个童话世界。漫步在小巷中,欣赏着五彩斑斓的墙壁和充满创意的涂鸦,让人心情愉悦。白浅滩文化村则以其宁静的海景和独特的渔村文化吸引着我们。站在海边,吹着海风,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五六岛的奇特地貌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这些岛屿在潮起潮落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品。二妓台、广安里大桥、海云台等景点也各具特色,让我们领略到了釜山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这也让我们对韩国这个国家有了另一面更深刻的理解。
八周的韩国交流生活,让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文化探访中开阔了视野。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深入了解了韩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方面,我会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韩国同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汉语教学服务;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会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段宝贵的经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这段韩国交流之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