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白青年创新论坛是北京大学携手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交流项目,聚焦青年的自我发展与成长机遇。参加人员有机会与其他中白青年进行交流对话,往返机票由国际处报销,完成出访任务后根据在外实际开支发放补助。接下来,让我们跟随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杨静雯同学的视角,了解她在此次交流项目中的所见所闻。
为深化贯彻中白两国元首关于构建新时代中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中白两国在教育、科技与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中白青年学生互学互鉴,在中白两国教育部指导下,北京大学携手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于2025年6月24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联合举办“中白青年创新论坛”,我有幸作为浙江外国语学院青年学生代表赴明斯克参会。此次经历不仅让我亲身体验了跨文化交流的魅力,更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专业使命的理解。

论坛开幕式前,在白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纪念碑前献花的经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白俄罗斯文化认知的大门。在白俄罗斯,献花选用玫瑰,且祭奠时花为双数,而日常赠送给人则用单数。这次仪式让我了解了白俄罗斯人对生命、对历史的独特敬畏。当我们手捧玫瑰,以庄重的姿态完成献花祭奠仪式,并齐声演唱两国国歌时,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交融感扑面而来。仪式结束,太阳穿透云层洒下光辉,仿佛是历史对当下和平的馈赠,也让我对白俄罗斯在战争中遭受的伤痕以及坚韧不屈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论坛上,来自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学子齐聚一堂,我得以和来自不同院校,不同背景下的优秀学子进行分享与交谈,并在这个过程中和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科罗尔校长的引导下,我与白方学子围绕教育、医疗、跨境电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结合两国发展实际,提出多项创新合作建议,为深化中白务实合作开拓视野,贡献了青年智慧。

(图中右二为杨静雯)
此次论坛也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在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学子沟通的过程中,我加深了对当地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初次到达白俄罗斯时,眼泪湖畔的晚餐让我从志愿者口中明白了明斯克各大景点背后对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怀念与祭奠;论坛开幕式前,在白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纪念碑前的烈士仪式,让我了解了白俄罗斯的献花文化;中白篮球友谊赛中,我更是欣赏到了来自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学生热情表演的明斯克的舞蹈以及歌曲。

在明斯克的日子里,我结识了许多热情友好的白俄罗斯朋友,其中白国大的学生志愿者白宝玉和孙小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无论是校园里的吃穿住行,还是论坛活动的安排以及文化介绍,他们都做得十分细心。在明斯克的街头,他们为我们展示白俄罗斯的民族舞蹈,那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舞姿,让我们感受到了白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我们则教他们打太极拳,一招一式中,传递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在相处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让我倍感温暖。
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机场告别时,来自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文专业的志愿者们一起对我们喊道:“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则回应道:“你们也是白俄罗斯的栋梁之材。”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两国青年在论坛这个活动中所结下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促进中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青年友谊的决心。我们要将这份友谊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交流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此次明斯克之行,是我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它让我在文化差异中学会了尊重与理解,在青年使命中明确了责任与担当,在真挚友谊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我相信,在无数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中白两国的友谊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也必将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