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非志愿者专访|身边的榜样——致将赴远方的你
作者: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  时间:2018年06月29日  |  访问次数:

唐懿德,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

2.jpg

6月,他毕业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毅然决然地奔赴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志愿者工作,他不怕吃别人吃不下的苦,愿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一说及非洲,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或是异常艰苦。当被问及为何去非洲,他的眼里闪烁着光芒。他说道:“最重要的一点是,现今汉语热度不断上升,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想对中国更深更新认识的大背景。中国需要把自己展示给世界,而我也想为这一份伟大的事业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壮志凌云,也需要脚踏实地。在申请赴非志愿者之前要经历一系列的审核。首先是学校国际处会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国家汉办统一组织面试进行筛选,再是汉办统一组织培训和考试,培训合格为正式入选,最后派出。唐学长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现在的他正在福建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志愿者培训,九月中旬左右启程。当谈及为去非洲作了哪些准备时,他说:“我通过网络,对去非洲的‘苦’”有所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那边的情况了解地越透彻,心里也就越有底,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2345截图20180629220103.jpg

一位如此心怀梦想的浙外逐梦者,他在大学期间也始终心系集体,甘于奉献。他热心服务同学,积极承担工作,拥有着出众的办事和组织能力,曾担任校社联副主席,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在面对学习时,他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将拼搏与努力融入日常生活中,珍惜青春奋斗年华,获得3次二等奖学金。

当问及校园生活最有意思的部分时,他笑着说:“那应该是汉语角的一对一教学活动。那个时候本部校区还在,而国际学院在本部,所以当时每周有一天会坐车到本部,在教室里与外国留学生一对一进行陪读,小小的教室里面不同肤色的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着中文,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会有一种自豪感,又带着一丝丝的欣喜,觉得学校、社会、国家都在向上发展着。”

最后,他对学弟学妹们说:“其实学长学姐的鸡汤千篇一律,自己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的,按着自己最想要的方向走,坚持下去,过自己最想过的、不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后悔!”

3.jpg

离校前,学院领导赞唐懿德为“学生党员的模范”,并握手送别

大学四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人奔赴异国他乡的勇气,但愿我们能够像唐学长一样,踏实做好每一件事,对生活满怀信心,不辜负大学的时光,不辜负美好的自己。

文字:黄俊杰

编辑:石浣玲

校审: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