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宣讲、联学共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和“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要求,12月13日,中文学院党总支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积极开展“联学”,以此为契机,学院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

专家宣讲,让全会精神入耳更入心
浙江省双“百千万”专家宣讲员、中文学院院长郝永教授从“窑洞对”的故事引入,分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在窑洞对毛泽东提出疑问: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当年毛泽东说已经找到“民主”这个答案。如今的中国共产党又找到了“自我革命”的办法,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内外兼修,就能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浩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伟大飞跃”,从时代背景、时代课题、理论特色、主要内容、实践成就、历史地位等六方面展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第三次伟大飞跃,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联学共建,探索学习宣传新模式
中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杨飞群提到,“联学”指导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让理论学习更加系统化、结构化。下一步,中文学院将结合专业特色,以师生党员为骨干力量,进社区、进小学,分阶段、多形式宣讲全会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田俊杰认为,“联学”是一种创新的学习形式,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提高发展。专家学者的宣讲从小切口,进入大视野,分析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案例。

浙江省双“百千万”专家宣讲员陈锋认为“开会”这个形式是为了总结提升,党的理论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学者应该在实践中总结、创新理论并起到引领作用,避免“群众脱离党”,每个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会上,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党的理论宣讲”“家国情怀课程建设”等,与会人员展开了充分讨论。


中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中心组成员、各支部书记参会。
图片:郑王梁
责编:岑盈盈
终审: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