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7月4日,中文学院党总支与西语学院党总支开展主题为“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的联学活动,校党委副书记曹仁清巡听,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中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杨飞群、副书记周礼,西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毕莹、院长范捷平、副院长王忆停及双方理论中心组成员、相关教师参加了学习。浙江卫视资深纪录片导演、高级编辑王伟平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学习会。会议由杨飞群主持。
在学校党委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之际,曹仁清对以联学促联动,联干促协同的联学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这一学习主题契合两个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与浙江文化“走出去”战略需求也十分吻合,这一主题不仅是中文、西语两家单位的工作重心,更是每位浙外人的使命。文化传播、人文交流的关键是价值观的传递,他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两家单位要通过联学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要把握加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传播内容和话语上下功夫;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责任。
与会人员根据学习主题、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发言,并就日后两家单位进行多路径、多类型的国际传播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
王伟平、范捷平以“用影像传播中国——从纪录片《爱上中国》到《盛世修典》”为题作中心发言,通过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现、记录片国际传播的视角转变、国际传播的国际回声等内容,讲述了如何通过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范捷平指出,两部记录片体现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心思想。做国际传播工作,不仅要将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还要在文明互鉴背景下,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效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
赵伐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连续性、统一性也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浙江省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浙江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做好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进行学术积累、进行跨学科合作、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形成有体系、有连续性、有厚重感的文化传播内容。
齐钢谈到,在目前国际背景下,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自媒体的普及,每一个人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都有责任。结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齐钢也谈到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
杨飞群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本次以“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为主题进行联学,在学习交流碰撞中推进中文学院与西语学院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两家单位将共同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更响亮。
毕莹在总结发言中谈到,本次联学选题内容紧贴工作实际、形式方式新颖,双方通过理论学习体会与本职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启迪,在碰撞中收获,双方务实合作的积极意愿得到了深化。接下来将以联学为契机、以推动发展为目标,发挥双方优势,在国际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寻更多合作的可能。
图文:西语学院、中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