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平台,7月7日上午,我校在望C116举办了2025德雅讲堂第四讲,由中文学院承办。本次讲座聚焦“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与创新实践”,特邀颜越虎研究员作深度分享。
讲座前,校党委书记、校长张环宙教授会见了颜越虎研究员。张环宙高度评价了颜越虎在地方志和地理学领域的贡献,并指出讲座主题是对传统文化创新性的重要表达,对国际传播实践具有深层次指导意义。

我院院长马宏程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辞。他介绍,颜越虎研究员拥有30余年经验,主编参编多部文化文献和研究专著,在历史地理学界享有盛誉,是《越绝书》研究和应用的代表性学者。他强调,在学校大力推进国际传播战略的背景下,颜越虎的见解对师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启发价值。


讲座中,颜越虎以《越绝书》为核心案例,深入剖析了其精神内核。他着重阐释了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所体现的卧薪尝胆、绝地求生精神,指出这不仅是浙江的文化标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当代绍兴“胆剑精神”中得到延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颜越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越绝书》到《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典籍中蕴含的思想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他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为例,说明其如何巧妙勾连《越绝书》、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渚遗址及当代成果《浙江通志》,清晰展现了文化传承的脉络。

结合《越绝书》的传播案例,颜越虎总结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一是视角创新,突破惯性思维寻找合适的表达载体;二是价值挖掘,提炼典籍中具有当代意义的精神内核;三是形式活化,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四是古今对接,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连接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为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 颜越虎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互动环节,师生们就典籍研究、文化传播等问题踊跃提问。颜越虎提出应该分辨历史故事中的精华与糟粕,着力提取思想与精神内核,鼓励传承和对外宣传好浙江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故事。

马宏程院长在总结中指出,颜越虎的分享为师生提供了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绝佳范例,对越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启示。他强调,在浙江省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的背景下,学院师生应深入研究地方典籍,积极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颜越虎以深厚的素养、生动的案例和独到的见解,为师生们展现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讲座激励中文学子在未来的学习研究中,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之路,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与国际传播的实践中,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