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文 | 我院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俄文版)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作者:  |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  访问次数:

一、会议开幕

2024年9月28日晚,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俄文版)开题报告会在线上顺利举行。该项目由我院宫清清博士与浙江古籍出版社联合申报,宫清清为项目主持人。院长马宏程教授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会议由学术副院长孟奕辰博士主持。

2096FB

答辩委员会由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主任、《中国俄语教学》副主编张冰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周启超教授、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建筑学院沈杰教授组成。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刘斌教授与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教授、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И.В. Кондаков教授、俄罗斯奥伦堡医科大学В.П. Пoроль副教授、北京大学俄语系俄语教研室主任、助理教授尹旭等项目组成员一同参会。

马宏程院长祝贺宫清清老师立项成功,并对宫清清老师的语言能力、学术能力与团队组织能力表示肯定,对学校科研部门、各位专家以及原著作者在项目申请过程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马宏程教授希望项目团队发挥语种优势,高质量完成翻译工作,为中华学术经典走出去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学科负责人樊宝英教授主持答辩,樊教授指出《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这本著作对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对话有重要作用。


二、答辩环节

在项目组团队成员关于该专著翻译的介绍环节,宫清清老师介绍了原著的学术价值,其次对项目各环节的主要贡献,翻译和出版工作组织流程、技术路线、翻译的规范和标准、文稿体例安排,出版后的宣传推广组织方案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陈述。

原著刘斌教授指出本书试图通过考古随笔的形式,用自身的考古经历,向读者讲述良渚文明的前世今生,以及考古工作者发现良渚古城的历程。

梁坤教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良渚文化在稻作农业上的成就、良渚玉器的文化功能、“藏礼于器”的传统对中国礼制形成的影响、良渚先民的宇宙观等方面,解读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文化的重要价值。

1B71C

И.В. Кондаков教授结合样稿,从原著的世界文明史、物质文化史、考古学、文化学、宗教学和其他人文学科角度肯定了良渚文明的重要性。同时,从译文的文体风格、体例等角度对译者提出了宝贵建议,认为可以适当添加注释,以保证对原文的充分阐释。

27717

B.П.Пороль老师从自身的诗歌翻译经验、原著的语言与诗歌翻译的关系、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等方面谈了对该翻译项目的兴趣,指出翻译除了要传达事实外,还要传达中国古代文化气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穿越到古文明的感受。

3DB1D

尹旭老师从中俄两国学术语言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性方面谈论了历史文化书籍中专业术语翻译问题,认为弄清翻译定位,将原著的文化价值准确传达给俄国读者,与俄罗斯文化共情非常重要。

237A7

沈杰教授指出良渚古城的建筑设计、水利工程建设体现了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技术,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设计,对世界认识中国先进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价值,建议译者首先对良渚古城进行实地的文化考察,再进行文本翻译。

E843

北京大学张冰教授指出原著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向世界介绍中国考古成就等方面的学术和文化遗产价值,从跨文化翻译角度,结合玉的翻译形式以专有名词如玉琮的注释体例为例,对原著目录与文本内容的对应理解、名词的音译与意译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

3DD77

周启超教授指出译者注意翻译工作的具体细节、写作逻辑等问题,指出文学翻译和考古发现的翻译有所不同,原著作者对考古发现过程进行了编码,译者通过翻译对原著进行解码、与读者进行对话,建议团队在翻译过程中向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专家学者请教。

1714A

赵伐教授认为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话语体系,同时,对具有中国和地方特色的术语,提出了可行的翻译方式,以达到既保留中国文化特有的属性,又能让目的语国家读者理解这些术语及其内容的效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