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喜:七秩弦歌里的浙外记忆
作者:  |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  访问次数:

编者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岁月辗转间,中文学院的校友们奔赴四方。那些藏在教室幢畔的求知剪影、同路奋进的惺惺相惜、和母校彼此成就的片段,一直铭记于心。这些过往不仅是青春的印记,更汇聚成文脉赓续的光河,愿读者在文字间,感受到中文人独有的热忱与精神延续。

今天,让我们走近我校1990级中文本科毕业生黄欢喜,看看他与浙外的故事。

 

1955年我还没出生,你就创建于西溪东河际,西北下宁、西南上宁,两桥拱卫。文三路东西横贯接纳140号的你,求智巷东边隔墙构起,据双宁、文三与求智地域之利,集康宁、吉祥与智慧于一体,由小到大、聚合发展,走向独立,经历史年轮曾留颠沛的痕迹。

(作者与同学在静苑合影)

1978年时运际遇,你名正言顺恢复重建,浙江教育学院从此闪亮登场。本科业余班、脱产班、短训班应运奂然,县市区函授教学点相继拓展。35年后的我也随缘入90中文本科脱产班,在你的怀抱中领略了学院的氛围,见识了大师、教授与学者的风采;受诲于先生,结识了师长终生铭记,拜读了《学报》《教学月刊》《作文新天地》,参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员重新登记,感悟了院长、书记动员报告的情真意挚,经受了有生以来一场深刻的初心洗礼,而后带着你的光环走出校门,开启了新的预期。教育学院你是教师提升素养与水平的殿堂,多少人求之不得,多少人被刮目相看,人们用摇篮”“人梯”“充电桩冲你仰望,多少学员因你而升华,挑起大梁,誉荣一方。

(作者与同学在校门口合影)

后来你挂靠招收了全日制普师本科班,还招了普通高职生,一时普、职烂漫。然后你扬帆前行、腾笼换鸟,改成人高校为普通本科高校,跻身于小和山高教园区,淬生谋道。历史性的转折赋予你新的聚焦,水到渠成改制为浙江外国语学院,你换了新貌,你劬力谱就的十五圈年轮别开生面,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初具雏形。建设外语名校的实践,在与北大的合作中千锤百炼,你光前裕后、名声鹊起、继往开来续新篇。

(作者与师生合影)

如今你已七秩,我的挥手也逝去了三十多年。70年的母校,让奔七的学子常忆当年:先生授业的风范与举手投足的神韵,文三路上的140号浙江教育学院的校匾,校园内那个长方形的靜苑与梧桐的落叶,还有那师生朝夕相处的往事与笑脸。


作者简介

黄欢喜,我校1990级中文本科毕业生,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临海教师进修学校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