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我校博达论坛第1065期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特邀日本南山大学梁晓虹教授作题为“汉文佛典与汉语史研究——以日本资料为中心”的学术讲座。中文学院副院长孟奕辰及语言学二级学科团队成员参加讲座,讲座由孟奕辰主持。

孟奕辰详细介绍了梁晓虹教授与她的研究成果,并对梁晓虹教授为学科建设给予的悉心指导与有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

梁晓虹教授以学术经历为脉络,围绕日本所藏汉文佛典及相关资料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展开论述,内容涵盖选题思路、资料特点、具体研究案例及学术感悟,同时也涉及中日文化交流背景下日本文字发音的发展历程。梁教授主要聚焦汉语佛经词汇研究,包含佛经抽象名词、佛教哲学与佛经词语关联、佛经词语训诂、“汉合璧新词”(一半汉语音译,一半意义)等领域,提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发展的5点影响,包括树立吸收外来词样板、扩充汉语词汇宝库、丰富汉语词汇构造方式、加速汉语词汇双音化进程、促进汉语口语化发展。
梁教授立足汉语史学科前沿,以日本所藏汉文文献为核心“域外新材料”,探究其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对语言史研究的突破性价值。她的研究厘清了该文献东传后的传承与演化脉络,指出日本古写本既延续唐代写经基因、形成了本土书写传统,又能与敦煌写本互补,且留存中国已失传的珍贵版本,为汉语史研究提供“再发现”可能,更为理解语言演变复杂性与文献传承多元性提供深层启示。

与会多位老师分享了自身的研究方向,同时就日本资料获取、研究难点、佛经与敦煌文献关联等问题与梁教授进行深度交流。梁教授解答了日本佛寺收藏文献的查询难度、出处考证困难等问题,还分享了自己在资料查找过程中的经历,如在神田街淘旧书、通过学校图书馆申请查阅资料等。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我校语言学团队搭建起与顶尖学者交流的平台,同时拓宽了学术视野,对浙外中文学院提升学科深度研究具有积极作用。